郑州兰旗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中文|ENGLISH
0371-55655587
网站公告: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新闻

"黑飞"现象普遍 民用无人机离规范管理有多远

更新时间:2015-12-17 08:56:43

国内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将出台,无人机生产标准正在制定

民用无人机离规范管理还有多远

  近年来,随着中小型无人机的研发与生产门槛的大幅降低,轻小型民用无人机大量进入市场,成为爱好者手中的“高端玩具”,其商用价值也不断拓展,被广泛应用于航拍测绘、管路巡线、森林防火、农林作业、物流餐饮等诸多领域。

  然而,由于我国民用无人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导致无人机市场发展自由度较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各地因无人机“黑飞”导致的安全事件屡见报端,有的甚至引发空中险情,危及军民航飞行安全和公共安全,引发公众不少担忧。

  今后,这一现状或将有所改善。日前,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在2015通航发展峰会上透露,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预计*快将在12月中旬出台,无人机生产标准也在制定中。这也意味着,我国民用无人机管理将朝着“规范化”更进一步。

竞争失控的市场

  2014年被全球消费电子业界视为民用无人机的“起飞”之年,轻小型消费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从崭露头角到大行其道,谷歌、脸书、亚马逊这些**的科技企业纷纷展露出跨界野心。

  而中国企业正在这个领域快速崛起,成为其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公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300家至400家企业涉足民用无人机行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多数企业生产的无人机产品目前主要集中在较为低端的消费级。从价格来看,一般在几百元到数千元不等,比一些中高端的智能手机还要便宜。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民用无人机已经陷入“低价竞争”危机,虽然国内民用无人机企业在加速技术创新、推动全球民用无人机行业标准和政策体系建立这些问题上的态度是一致的,但这种恶劣的“价格战”势必会影响我国无人机产业的规范和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随着国内民用无人机应用的多元化,专业的无人机“驾驶员”也成为民用无人机产业发展的一大刚需,但现实情况是,无人机专业技术人才严重不足。

  有业内机构预测,目前国内专业无人机“驾驶员”需求量大概在10万人左右。而据《中国无人机报告》显示,目前,全国“持证上岗”的无人机驾驶员仅有1249名,还有数万无人机处于“黑飞”状态。

全面规范任重道远

  对于民用无人机的全面“规范化”管理,2013年出台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规范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方法和程序,算是迈出了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性一步。

  记者日前从无人机驾照考核机构AOPA-China(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了解到,去年9月份以来,全国各地已有三批共38家企业申请开办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训练机构,专业从事培训无人机驾驶员工作,目前第四批已进入审定待批阶段。下一步,AOPA-China还将在全国建立一些理论考试点和实践飞行考试点,方便企业就近参加考试,今后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考试工作也将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正规化。

  未来,随着我国首部无人机“交通法规”——《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暂行规定》的试行,民用无人机产业相关行业标准也将逐步被确定。

 “我国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规范化’管理任重而道远。”针对当前我国民用无人机产业和管理现状,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在不断探索中改进。当前,一方面要尽快出台相关的产业政策和监管法规,使得市场规范发展,另一方面要引导无人机企业注重技术创新,让我国无人机产品真正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工网记者 徐潇


摘自:新华网

网站首页 公司简介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人才招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培训中心
地址:郑州市惠济区绿源路13号    电话:0371-55655587    邮箱:launchmodel@aliyun.com  
版权所有:郑州兰旗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三猫网络 ICP备案编号:豫ICP备15007100号-1